附件2
化学实验操作考查细则
一、考查范围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实验考查根据《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及说明》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所表现的理解学科知识、设计及实施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等方面的科学探究和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对常规仪器的认知能力。
实验操作考查的范围是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具体实验内容如下:
必修《化学1》学生实验考查内容如下:
1. 粗盐的提纯
2. 蒸馏水的制取
3. 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中的溴(或碘水中的碘)
4.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5. 常见物质的检验
6. 探究金属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7. 探究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8.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9. 探究氯气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0.探究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性质
11.探究氨及铵盐的性质
必修《化学2》学生实验考查内容如下:
1. 碱金属元素的性质递变
2. 卤族元素的性质
3.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4. 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电池
5. 温度、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6. 设计实验证明某些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7. 探究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
8. 探究乙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9. 探究葡萄糖的主要化学性质
二、考查方式
在上述范围内,由市教育研究院统一命制4个备选题目;每个学校从中选择2个题目,作为正式考查用题;每名学生通过抽签确定1个题目,参加考查。
实验考查采用学生动手独立操作、记录并简单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及监考老师当场评定成绩的方法进行;实验操作时间为15分钟;监考老师以任课教师为主,同学科教师为辅。
三、工作日程
5月下旬,在沈阳教育网公布4个备选试题及评分表。
6月上旬,各校确定2个正式考查题目,开始准备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印刷试卷及评分表。
6月19日,全市统一考试。
四、成绩评定
每个实验考查试卷满分为100分。每题分若干评分点,按评分点给分后折合为等级制。考查评定分为A、B、C、D四个等级。100分-90分为A(优秀),89分-75分为B(良好),74分-60分为C(及格),59分-0分为D(不及格)。
五、考务工作
(一)考点设置
本着就近、方便学生、确保安全的原则,考点设在本校。每个考点设主考1名,副主考1名,化学实验准备人员2名,备考室工作人员2名,试题资料保管员1名,校医1名。根据各校实际情况选配监考教师,每名教师同时最多监考4名学生。
学校准备1~2个化学实验室作为考场,保证常规实验仪器、实验药品、实验耗材及其它实验常用备品充足,设备齐全完好。每个实验室应设置24套实验仪器,保证24名学生单人单桌同时进行实验。每个学校应设一个能容纳48人的学生备考室。
(二)考查流程
1.学生提前15分钟到备考室抽签选择1个实验题目,并在备考室准备。
2.在正式考查时,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操作,实验内容包括选择实验仪器、实施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整理实验用品等。
3.监考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现场评分并折合为相应的等级,填写在化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和学生试卷中对应的位置上。
4.监考教师和化学实验员检查实验仪器、药品,准备就绪后进行下一轮考试。
六、考查样题
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实验操作考查
试题一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
班级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等级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结论、
解释或化学方程式 |
1.查漏 |
取100mL的容量瓶,检查是否漏水。 |
|
2.计算和称量 |
计算配制100mL0.4mol·L-1NaCl溶液所需NaCl的质量(g) |
需要称量NaCl
的质量 g |
称量所需质量的NaCl并倒入烧杯中 |
|
3.溶解 |
在烧杯中加少量水(约30mL)溶解,混和均匀。 |
在此实验中玻璃棒的
作用是 |
4.转移和洗涤 |
将上述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内,用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全部移入容量瓶。 |
在此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5.定容 |
沿玻璃棒缓慢加水至近刻度线2~3cm处,改用滴管加水至液体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
|
6.摇匀 |
盖紧瓶塞,容量瓶倒转摇动数次。 |
|
评价与反思
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查化学实验操作评分表
试题一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
监考
教师 |
|
考号 |
考号 |
考号 |
考号 |
|
|
|
|
考查
班级 |
|
姓名 |
姓名 |
姓名 |
姓名 |
|
|
|
|
评分点 |
满分 |
得分 |
得分 |
得分 |
得分 |
实验操作 |
1 |
查漏 |
食指顶住瓶塞,一手托瓶底,倒立检查。旋转瓶塞180°,塞紧,重复检查一次。 |
5 |
|
|
|
|
2 |
称量 |
调节天平平衡。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纸片,砝码放在右盘,在左盘上加食盐晶体。 |
10 |
|
|
|
|
3 |
溶解 |
将称得的食盐倒入小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正确搅拌至食盐完全溶解,并放置冷却至室温。 |
10 |
|
|
|
|
4 |
转移
和
洗涤 |
将溶液用玻璃棒引流至容量瓶内,用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全部移入容量瓶。 |
10 |
|
|
|
|
5 |
定容 |
沿玻璃棒缓慢加水至近刻度线2~3cm处,改用滴管加水至液体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
10 |
|
|
|
|
6 |
摇匀 |
盖紧瓶塞,容量瓶倒转摇动数次。 |
5 |
|
|
|
|
实验原理 |
7 |
实验结论 |
计算所需食盐质量准确,其它问题回答全面、正确。 |
10 |
|
|
|
|
实验习惯 |
8 |
实验记录 |
如实填写实验报告,仪器洗涤干净,药品、桌面保持整洁。 |
10 |
|
|
|
|
9 |
仪器、药品摆放整齐,
仪器清洗及时 |
10 |
|
|
|
|
10 |
遵守实验规则 |
10 |
|
|
|
|
评价与反思合理 |
10 |
|
|
|
|
总 分 |
100 |
|
|
|
|
等 级 |
|
|
|
|
|
|
|
|
|
|
|
|
|
|
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实验操作考查
试题二 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
班级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等级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解释
或化学方程式 |
1.银离子
的检验 |
取2mL硝酸银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3~5滴氯化钠溶液。 |
有
沉淀生成 |
Ag++Cl-- |
再向上述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硝酸,观察现象。 |
现象是 |
|
2.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
在1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3 mL
Na2SO4溶液,缓缓加入1mL稀盐酸,观察现象。 |
|
|
再向上面的试管中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
产生 |
Na2SO4+BaCl2-
|
3.探究:
在CO32-、
SO42-的混合溶液中进行SO42-的检验 |
在试管中加入2mL混合溶液,缓缓滴入 溶液,直到 为止,观察现象。 |
现象 |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在上述溶液中继续滴入 溶液,观察现象。 |
现象 |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评价与反思
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查
化学实验操作评分表
试题二 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
监考教师 |
|
考号 |
考号 |
考号 |
考号 |
|
|
|
|
考查班级 |
|
姓名 |
姓名 |
姓名 |
姓名 |
|
|
|
|
评分点 |
满分 |
得分 |
得分 |
得分 |
得分 |
实
验
操
作 |
1 |
银离子的检验:
液体试剂的滴加、
滴管操作等均正确。 |
15 |
|
|
|
|
2 |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液体试剂的滴加、
滴管操作等均正确。 |
15 |
|
|
|
|
3 |
探究:在CO32-、
SO42-的混合溶液
中进行SO42-的检验。
试剂选择、滴管操作、
液体的振荡等均正确。 |
20 |
|
|
|
|
实验习惯 |
4 |
实验记录准确 |
10 |
|
|
|
|
5 |
仪器、药品摆放整齐,
废液处理合理,
仪器清洗及时。 |
10 |
|
|
|
|
6 |
遵守实验规则 |
10 |
|
|
|
|
实验原理 |
7 |
实验结论正确 |
10 |
|
|
|
|
评价与反思合理 |
10 |
|
|
|
|
总 分 |
100 |
|
|
|
|
等 级 |
|
|
|
|
|
|
|
|
|
|
|
|
|